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

《男人四十》影評

男人四十的英文名稱為July Rhapsody,很少出現在討論中,但其實是理解這電影的鑰匙。

Rhapsody (狂想曲)
根據第七版的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Rhapsody一詞有五個意思:
1. Greek History. An epic poem, or part of one, of a suitable length for recitation at one time.
2. (Obsolete) A miscellaneous collection: a medley (of words, ideas, narratives, etc.); especially a literary work consisting of miscellaneous or disconnected pieces: a written composition without a fixed plan.
3. (Obsolete) a. The stringing together of unconnected poems. b. The recitation of epic poetry.
4. An exaggeratedly enthusiastic or ecstatic expression of feeling; an effusive utterance of written work, often disconnected or lacking sound argument
5. (Music) A free instrumental composition in on extended movement usually emotional or exuberant in character.

牛津音樂辭典網上版,Rhapsody可解為:
Strictly, from the ancient Greek usage, the recitation of parts of an epic poem. In music, the term has come to mean a composition in one continuous movement, often based on popular, native, or folk melodies.

Grove Music Online則指出Rhapsody有以下意思:
A historically rich term deriving from the Greek rhapsōdos, a reciter of epic (usually Homeric) poetry whose performances were declaimed without instrumental accompaniment. The term had been assimilated into European parlance by the 16th century, denoting not only an epic poem or an excerpt from one, but also a miscellaneous collection of writings and, later, an extravagant effusion of sentiment or feeling. In 18th-century Germany and England, literary rhapsodies (often fragmentary or open-ended in construction…) became linked with music…Not until late in the century did the rhapsody develop its more enduring identity as a large-scale nationalistic ‘epic’ for orchestra…

To try to find features common to all … rhapsodies would be futile, although many do possess an inspired, rapturous character often expressed in an idiosyncratic, even improvisatory form.
Strictly, from the ancient Greek usage, the recitation of parts of an epic poem. In music the term has come to mean a composition in one continuous movement, often based on popular, national or folk melodies.

歸納以上解釋Rhapsody有以下特徵:1)源於吟誦詩歌 ,後來在音樂上演變成獨立曲式,2)以民間傳說、神話、愛國人物事跡為母題(motif);3)無論在文學或音樂上,其創作形式及風格皆頗為隨意,可以是片段式的,沒有特定形態,曲內常有即興創作、主題變奏(variation)的情況;4)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甚至到達狂亂的地步。

1) 吟誦
電影中提到不同的中國文學作品。透過盛老師的有:柳完元《始得西山遊記》、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煜《虞美人》;林耀國直接或間接提過的則有:孟子《梁惠王上》、蘇軾《念奴嬌》、蘇軾《前赤壁賦》、李白《古月行朗》、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當代散文有阿城《愛情與化學》,而電影中亦有提到魯迅 。電影裡的文學作品以蘇軾《前赤壁賦》為核心。
《前赤壁賦》是蘇軾的名作,雖為文學作品,但其中充滿哲學思想。在電影中段,文靖和耀國在看著關於長江的記錄片時,二人不其然唸起《前赤壁賦》:

駕一葉之扁舟,擧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這是賦中羅漫色彩較濃的部分,意在超越現實限制,傲翔天地,但諷刺的是文靖因瑣碎家務而中斷了背誦,打斷了精神的傲遊,暗示了她在現實中受環境支配的困境。這段戲亦反應文靖和耀國為同代人,他們唸同樣的課文,而兩者亦酷愛中國文學,思想有感通。

《前赤壁賦》第二次出現在電影末段,其時盛老師快要離世。文靖、耀國、安然,三人最終決定一起前往探望,當時他們一起唸了前部分的前赤壁賦給沉睡了的盛老師聽。電影中三人沒有將整首賦唸完,亦沒有明確指出這首賦與電影的關係,但如果將《前赤壁賦》放進電影的脈絡下理解,則導演/編劇其實是同意蘇軾在賦中所表達的哲學思想:個人生命有限,但人類會長存。這觀點無疑與黃仁宇的大歷史觀暗暗契合 。

電影以長江像徵中國文化,透過盛老師的教導,文靖、耀國和文化中國建立起終生連繫。林耀國對昏迷的盛老師說:「你送給我的書和兩支筆,有些我扔了,有些送給別人,但你叫我背的書,我有些還記得。」物器消亡,記憶仍在。背誦除了表示仍記得外,本身也是種行為(speech act)。那場戲對文靖、耀國、安然三人來說,背誦《前赤壁賦》表示了一種對盛老師送別和繼承,但這對文靖、耀國則還多了重意義—寬怒。雖不能說盛老師毁了二人的一生,但的的確確,盛老師嚴重地干擾了他們的人生。文靖、耀國二十不到便得結婚生子,女的被迫成了家庭主婦,生活漸與社會脫節(不懂數碼攝影、四十歲才學中文打字),男的為了養家迫得年少老成,營營役役,自我壓抑,失去自我(阿城《愛情與化學》其實是耀國的寫照)。他們經歷的巨變實不足為外人道,而盛老師卻只是一走了之,二十年後又突然回來,引爆了他們心中積存已久的怨憤,文靖原本只想看盛無依無靠,孻然一身可鄰死去。盛老師的回來亦令耀國猜疑文靖,耀國說文靖二十年也沒變,其實暗責她二十年來從未對盛老師死心。及後,文靖未能回家為家人做晚飯,亦令耀國勃然大怒。但同時耀國心底裡仍深深敬重盛老師。耀國因他而愛上中國文化,他是自己尊敬的老師,但又是妻子的舊情人,兒子的生父,其情感的混亂,令他一時失去分寸,終迷失於與彩藍的關係中。不過到最後,透過背誦《前赤壁賦》,文靖、耀國與盛老師的恩恩怨怨皆隨風而逝,寬恕他人,自己同時亦得了解脫。到了那刻,他們只記得盛老師的好,只記得他如何引領自己進入煙波浩瀚的中國文化世界,讓二人的人生找到了某種憑藉。

2) 母題(motif)
長江作為母題。電影中,除《前赤壁賦》外,亦有引用大量的詩詞、影像去勾起觀眾對長江的想像,但其實長江所指向的其實是更為宏大的文化中國。傳統中國文化雖然能給人遠像、美學上的感通,但在現實中則不太管用,處處碰壁,尤其在英殖年代。耀國雖為舊同學口中的材子,但因唸中文,故出路有限,只能做個教書匠,與舊同學在事業上差天拱地。而在電影中,教員室一角貼著Please teach in English的告示亦指在(後)殖民社會中文並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學校亦以理科成績提升地位,所以耀國才會說出「誰管我們國文科? 」這番話來。

鳳凰木開花亦是電影中常出現的母題。鳳凰木常於七、八月開花,其花鮮紅極艷,花開時樹冠有如著火,故有flame of the forest的別稱。電影中,鳳凰木開花像徵夏天、青春,下文將更仔細討論時間這母題在全電影中的獨特位置。

3) 變奏(variation)
在西方古典音樂中以變奏重覆母題是很常見的方法。變奏是將主旋律以改變拍子、音調、和音結構來改變或隱藏主旋律,所以有時候,在變奏後主旋律可能已變得難以辨色,但從樂理來說,變奏部分其實由最初的主旋律變化衍生出來,主旋律與變奉有續承關係。音樂一向在岸西的劇本中佔有重要位置,甚至在形式上享有支配地位。《甜蜜蜜(1996)》中鄧麗君的歌曲令人印像深刻,而《安娜瑪德蓮娜(1998)》更模倣巴赫《G大調小步舞曲》,即平常所稱的《安娜瑪德蓮娜》的曲式結構而將電影分為四個部分,最後部分更名為變奏,發展出科幻情節,與故事主線若斷若續。

到了《男人四十》,樂曲格式己完全融入故事,兩者密不可分,變奏亦隱藏故事當中。第一個變奏母題是中國,第二個是師生戀。

文化中國是抽象不定、情感包容、細意綿綿的中國,當中充滿感情和美學元素,它令你的人生得以昇華。電影中文化中國的變奏就是現實中國。現實中國(深圳)是個空洞、凶險、燈紅酒綠、但又鴉雀無聲的異域。回到現實中國是因為要墮胎、或在香港已山窮水盡(亞銳)。現實中國也成了耀國與彩藍發生性關係的借口和場景。現實中國理應生於文化中國,應同為優雅美好的國度,只可惜由文化中國變奏出的現實中國只產生空洞無物的大都市,與文化中國裡長江的優美自然景色相比,現實中國只見灰沉死寂、了無生氣,成了墮落的同義詞。

另一個變奏的主題是師生戀。導演/編劇對盛老師和文靖之間的師生戀其實著墨不多,甚至文靖年青時的正面樣貌也沒有出現過,這其實反映了導演/編劇某程取態,只是將他們的關係當在一個遠因,或事態(a status of affair)來推導出另一段師生戀,另一個事態。所以導演/編劇並沒有從一般社會道德的角度著力批判各人的行為,有的只是淡然地,如述說物理運動般來表現事情的經過,去訴說兩段愛情故事。不過,我們還可從兩段師生戀的差異中看到某些意思。在盛老師和文靖的關係中,我們難以判定誰人主動,但盛的機會較大。在文靖和耀國眼中盛老師是偽君子,始亂終棄,而這件其事對耀國的一生做成決定性的影響,亦做就了耀國老成持重的性格。不過暗地裡,耀國可能仍潛藏對混亂、越軌的渴望,他的性格亦有其陰暗面。在和彩藍的那段師生戀中,耀國明顯處處皆受彩藍制宰,最明顯之處是她因為要「懲罰」耀國而和他到深圳,並主動與耀國發生性關係,而他亦無法拒絕。耀國看不起盛老師的所作所為,但最後重蹈盛老師的覆轍,充滿矛盾。彩藍則可以「天外來客」來形容,她年青好勝,不顧後果,不知天高地厚,做事不按常規,但又充滿自信,似有道理。她這些特徵搗亂了耀國那穩定而寧靜的世界。她喜歡耀國是因為看見他看著窗外景色看得發呆,她對耀國的愛情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幻想。在她的塗鴉中耀國口上或挑著一根花,像是浪子或是什麼,總之與現實的耀國全不相稱,但又可能她直觀地能看出耀國所極力隱藏的某種特質。兩段戀情雖同名為師生戀,但形式、內容已不盡相同,但當中的變異及邏輯關係仍然可察。

4) 激情
全部戲無論在對白、場景、色調等各方面皆故意顯得壓抑、隱誨,唯獨是最後一場,文靖得悉耀國同意讓她離去(?),或表示願意重建二人的感情(?),她隨即崩潰啕哭,失了理智。但無論如何二人同意遊覽長江三峽回來再作打算,積壓多年的鬱結,總算得了舒解,重新出發,電影亦拽然而止。


七月
其實電影中七月不斷出現。《前赤壁賦》開首已提到「七月既望」。電影中不斷出現鳳凰木開花場景,正正表示了文靖和耀國人生中很多重要的事件也在夏天發生:文靖與耀國在盛開的鳳凰木下容容細語滋長愛情、盛老師與文靖在火紅的鳳凰木下離耀國徐徐遠去、耀國與彩藍的師生戀也始於鳳凰木盛開的季節,連彩藍的畫冊內亦有盛開的鳳凰林來隱指青春的灼熱、一瞬即逝。而意義最深刻的是在電影末段,文靖和耀國二人關係的重新開始也是發生在畢業禮後、會考放榜前的夏天,也可能是某個七月。說男人四十是有關夏天的故事,實不為過。而在某個七月/夏天文靖和耀國(香港人?)在自願/不自願下,被召喚去重新面對既熟悉又陌生的中國。

總結
中國是個複雜無比的母題。我們連如何重新整理對現實中國的認識亦感到吃力非常,更不用說要以現代,實為西方的方法有系統地了解中國文化,而文化中國與現實中國的關係亦極待疏理。電影中文靖和耀國最終能重新面對中國,這也許只是導演和編劇一厢情願的想法,令人遺憾的是在回歸十四年後,香港人沒有覺醒要去面對中國,甚至面對香港,社會仍只沈醉在退色舊夢,此情此景,實令人悕虛不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