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大江東去:司徒華回憶錄

本書共分為六部分:
第一部分:<多情應笑我>,記述了作者的祖籍和童年因戰亂而回鄉避禍。童年經歷深深影響日後的政治取向。
第二部分:<挑燈看劍>,記述了作者年青時最初加入中共在港地下黨的活動經歷,詳細記述了由充滿理想,完全信任共產黨到被共產黨遺棄,理想破滅的經過。
第三部分:<捲起千堆雲>,是全書最主要部分,篇幅最長,當中詳細記錄了作者參與本土社運、成立教協、介入金禧事件、參與九十年代代議政制發展、保釣運動、六四事件、創立支聯會。亦談到回歸後泛民分裂始末,非常仔細。
第四部分:<青山多嫵媚>,主要是對友人、政治人物的描述,其中描述彭定康一章頗藉一讀。
第五部分:<莘莘學子情>,記述作者在四十年的教學生涯中的點滴,亦有提到其紅顏知已,感情真摰。
第六部分:<也無風雨>,主要記述臨終前的生活、治療情況及其間的風風雨雨。

《大江東去》是本層次頗為豐富的回憶錄。可以分為個人經歷、香港、中國三個層次去閱本這回憶錄。

在此之前,我沒有讀過司徒華的文章,但我想他是說故事的高手。回憶始於個人經歷,一開始司徒華透過敍述司徒一族的由來,而將自己和氏族乃至中國數千年的歷史連接在一起,令故事變得深邃無比,很有神話味道。作者童年因戰亂避禍回到廣東的鄉下,親歷日軍殘暴,國人飽受外族欺凌之苦,其時已立志獻身救國。童年經歷深深影響司徒華日在的政治上和價值上的取向。書中作者非常簡短地道出了一段鮮人知的戀情,司徒華實與一位共事的女教師相戀,但因宗教關係而未能成婚,其後佳人不幸因病早故,死前托咐司徒華要信奉基督,最終司徒華在其故後一年半後受沈。由實在論者變為基督徒,這變化之深刻,對於終生堅守信念如司徒華者,實在是異常重大的決擇。司徒華說他嘗盡了人生的甘與苦,最後很滿意基督為他安排的一切,因他已找到屬於自己的適意生活,過了充滿意義的一生。

說司徒華對香港的憶述主要集中在七十年代社運、八十年代議政制發展、六四事件和支聯會。司徒華毫無疑問是本土社運先驅,如細心想想,同時能面對中共與港英夾擊而不敗者,實只有司徒氏而矣。書中有關教協成立和運作一章就很有向後輩教路的味道。司徒華代表的是上世紀的價值觀和社運模式。愛國反殖,理所當然,所以他讚成香港回歸,對中國亦有深厚感情。這種社運非常講求理性、策略,衡量得失。相比下,近年的社運似乎已有所改變,近年以保育主題的社運(天星碼頭>喜帖街>西貢大浪西灣),組織相對鬆散,以強調保衞本土社會/社區利益行先,但這種往往是非物質(post-material)的利益,可視為本土主體意識在受外來威脅下的反彈。香港是中國的香港,還是什麼樣的香港呢?現在成了抗爭的主軸,在司徒華老一輩人眼中這個不是同題的問題,現在反而成了重大問題,隱隱看出世代的分別。

中國,是政治的中國,也是文化的中國。對司徒華而言,政治中國就是中共,他年青時深受共產主義崇高理想所感召,立志加入共產黨為國効力,因家人決定戰後回港定居,本有回國的打算,但最後服從共產黨的指派留港,但在中學時期已加入了共青團。是故,司徒華對五六十年代中共在港的地下學生活動有深刻了解,深刻描述了其運作模式。司徒華以其親身經歷,對中共的處事作風、本質有極刻的批判,其深度是香港政治著作中少見,當中所涉及的事例,詳細反映了五六年代在港的左派圈子內,某些人的行事風格及生活方式。對司徒華而言,共產黨的本質是徹頭徹尾的權力崇拜,縱然口頭上大家也為共產理想奮鬥,但實情是黨派間為獲取更大權力互相傾軋爭權,箇中之慘烈,比外敵、外族欺壓更甚,這種權力斗爭要至死方休。司徒華六四後才頓悟到只有民主才是中國真正的出路,而只有結束一黨專政中國方有民主,方有希望。隨著時間推移,司徒華對文化中國感情越見深厚,書中他常以古詩、絶句訴說自己的心境,在深厚的中華文化裏找到了心靈的慰藉,與海德格以詩化語言表達哲學思想有點相似。書中作者有一段以論語及岳飛事蹟考問董建華與楊鐡樑的場面,以千年中國文化測試未來行政長官,頗藉得玩味。

司徒華站在歷史的高點看到了中國、香港,從這裏出發找到了自己,又再回到中國。自己就是香港,也是中國。生生不息,永無休止。